產品設計中怎么把設計變成產品
我相信很多設計師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在產品設計階段的所有準備工作都是非常完美、富有創意性和邏輯性的,但是這個項目最終進入了設計階段沒有成為一個產品;或者最終制成了成品,但功能、外觀和想象力之間存在著差距。那么,如何才能使一個好的設計成為一個好的產品呢?
![產品設計中怎么把設計變成產品](http://www.domainog.com/data/upload/8/3b/83be42cdd91423f8b8938f2aee2c1da2.jpg)
以人為本
我相信這個詞已經出現在其他藝術專業,但這些專業并沒有把這個詞當作創作的第一要素。在工業設計、產品設計、交互設計等專業中,人的需求是必須優先考慮的重點。事實上,在整個工業產品行業中,設計植根于以下三點:
人的需要,也就是使用者的需要
一種產品--它可以是一個物品,也可以是一個程序。
美--即設計
![產品設計中怎么把設計變成產品](http://www.domainog.com/data/upload/a/e1/ae1f1d4077a02e47b69c0046f85d0f2c.jpg)
之所以將“人”排在首位,是因為你所做一切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人來使用不然你設計出來的東西是毫無意義的。而且這個“人”,是一群或多群真正需要使用或接觸到這種東西的一類人。
舉個例子:要為老年人設計一款輸液用的躺椅,那么需要考慮到的首先是“老年人”的需求(躺椅舒適度,方便度等等),其次還有幾類人會有機會接觸這個設計,那就是醫生護士,其他病患等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再考慮其他人群的需求(躺椅大小是否方便其他病患通過,吊瓶在什么樣的高度會方便醫生拿取等。
再說一個會容易忽視的點,就是“我覺得”,“我覺得他們會喜歡空間感大一些的”,“我覺得這樣做他們會感覺不舒服”等等,以人為本不是以你自己為本,你只是個體,不具有廣泛性,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經驗或是想法強加到目標使用人群的身上。“我覺得”是一個思維慣性,
![產品設計中怎么把設計變成產品](http://www.domainog.com/data/upload/5/5f/55f083f72534fac8c1176b526d8330aa.jpg)
不能夠脫離現實制造水平設計過程中如果脫離現實制造水平這樣會讓作品無法落地,或是制作成本過高,無法批量生產。就用輸液用的躺椅來說,比如:內部起支撐作用的骨架結構怎么做;為了穩固而使用鋼結構,但造型特殊導致機器也無法做出相應形狀的鋼管怎么辦?所以產品能否落地還得看市場需求和你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平均費用是多少,再綜合去考慮作品的材質,大小以及成本。
事實上,工業產品設計可以概括為一個詞--制造。但是這里提到的制造不是簡單的制造,而是有計劃的制造。什么是計劃制造?人類是一種天生就對周圍環境作出反應的動物,我們將這種無意識的反應轉化為可見的東西,即規劃的制造。現在,人們已經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它們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但是對周圍環境的本能反應仍然存在,所以設計師的出發點是找到本能,即找到細節,找到能打動人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