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幫手”將融入我們的日常作業中。我們應該怎么對待這些新“搭檔”?“我們將會有更多的算法,協助我們處理繁瑣的工作,包括稅務分析、圖畫分析、數據對比、統計等等。”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工業設計應不斷進步](http://www.domainog.com/data/upload/b/a9/ba983dd4b6fb566e9247041e286983af.jpg)
機器將會越來越依靠語音命令,而不是鼠標和鍵盤。這種新交互方法將節省時間,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當你在辦公室前,機器人幫手現已組織好了日程和使命。“你走到辦公室時,計算機體系現已工作了許多小時。它研討了公司的事務、你的角色、你的工作以及你當天需求做的事情。或許,它還會提供幾條有用的主張,引導你向正確的方向盡力。
問題在于,當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人類是否會面對失業的風險?對此,Accenture 的首席技術官 Paul Daugherty 表明,技術將會創造新崗位,而工人需求學習新技術。“我們把這些新崗位歸類為訓練者、解說者和維護者。”
訓練者是指那些訓練人工智能的人。他們向人工智能傳授公司理念,培養其正確的品格。解說者和維護者指的是解說人工智能原理,維護和改善人工智能體系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是技術人員。比如,情感訓練者將協助計算機更好地與人溝通。
“據預測,5 年后我們可能看到上述人員的需求量很多。我們怎么改善人們運用機器的體驗?這是一項軟技術,并且,對于專業技術人員來說,把握此類技術的人將會愈加缺少。”
不過,雖然機器讓人類擺脫了繁瑣的工作,過分依靠機器或許不是什么好事。“它讓我們變得愈加懶散了,” Daugherty 說,“它不只解放了我的雙手,還解放了我的智力。我再也不需求記憶太多東西。如果體系故障,你就完蛋了,因為你不能對它做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