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一款新的產品設計的時候,設計師應該考慮到下面這些邏輯思維:(相關資訊推薦:工業設計,什么是設計思維?)
這個產品是不是處理了目標用戶的問題。
假如是滿足了用戶需求的,那么這個產品就能在市場上活的久些。假如只是噱頭,那么就要做好它會快速“消失”的準備。這就如同實用類產品和游戲的區別。至于如何找到這個問題,最好是自己能夠自行體會,也能夠去找用戶、專家進行調研等。
怎樣與用戶建立聯系。
在對產品有了一定的信心后,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它推廣出去。辦法有很多:如微博微信宣傳、上眾籌、做廣告、論壇社區等。在建立一定用戶基礎后,要及時跟進,經過與他們的溝通,逐漸完善整個產品。最好能讓這些開端的用戶成為產品的粉絲、代言人,能夠給產品帶來更多用戶。
![產品設計思維](/data/upload/4/d9/4d9631b35b1c7b1affd386e05722653d.jpg)
設想商業模式。
擁有的用戶基礎后,就需要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傳統產品,它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就是賣產品賺所獲的贏利。20世紀末,內容服務消費的商業模式逐步呈現,比方成本價賣CD機、賺CD的差價。之后,Google的出現證明商業模式對用戶也是能夠免費的,由于能夠問廠商要錢。好的商業模式成本也是很高的,看看apple就知道了
在如今的時代,一個好的產品往往包含了許多的小產品在里面,比方說微信有聊天、朋友圈、游戲大廳、錢包等。這是因為有些時候能夠吸引人的產品并沒有可行的商業模式,可是由另一個產品所聚集起來的一批用戶卻有著很大的消費潛力。于是就有了第二個小產品的呈現,主要處理商業模式的問題。當然在產品發展的路上,可能也會由于其他很多原因,參加第三第四第五個產品,例如:用戶需求的變化、用戶群的擴展、競爭對手的呈現等。這些就會很考驗設計師的能力了,找到核心,把本來離散的小產品無縫的拿捏到一一起;這些不同產品的概念簡單的傳達給用戶。